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昨夜有一个蒙面人前来搭救我 (第3/6页)
,这种情况,究竟是谁对谁错? 是无极圣教错了吗? 不,是那些所谓的正派错了。 宋终回想起自己。 江湖上,许多人称他是大恶人,是魔头。 可是,他进入圣教以后,所杀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就拿秦百万来说,三塘县的秦百万是好人吗? 不是! 秦百万表面上乃是十里八乡的好邻居,大财主。实际上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凭借自己的武功,欺诈了多少百姓,才换来家缠万贯的财产,只是秦百万这厮比较聪明,没有抛头露面,说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 而秦百万的家丁、婢女,在以前也不是什么善茬。 1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身为家主的秦百万都不是什么好人,其家丁、婢女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些家丁、婢女明面上都是和蔼可亲,其实最是心高气傲,最是嚣张跋扈! 只是,他们都藏得太深太深,以至于三塘县的百姓们都无法认清这些人的嘴脸。 思林县的黑风寨、掌镜司方总旗等人是好人吗? 不是! 思林县的黑风寨,借助自己与掌镜司方总旗、百户大人有所瓜葛,因此便频频向山下的村民施以毒手,每逢一个多月,便会下山抢劫。 百姓们虽然苦不堪言,却觉得让这黑风寨的匪徒抢劫,总要比掌镜司征税要强。 黑风寨起码还会为百姓们留一手。 可是掌镜司… 1 掌镜司这不是抢不抢的问题。 掌镜司乃是宁国最权威,最厉害,最霸道的机构。 当然,掌镜司也是悬在百姓们心头上的美好,是百姓们的希望。 百姓们多么希望掌镜司能够打跑黑风寨的匪徒,可是自从黑风寨的匪徒一次次下山抢劫之后,掌镜司都没有出现,百姓们便死了心。 后来,进城贩卖粮食的百姓,偶然间撞见黑风寨的大当家与掌镜司的方总旗关系甚密,那名百姓回到家,便将此事奔走相告。 从那一天开始,百姓们便开始“乐意”给黑风寨抢劫。 他们内心的希望都已经破灭,被谁抢,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 只是,他们不喜欢掌镜司来“抢”。 毕竟掌镜司曾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居住过一段时间,他们只要看到掌镜司,便会觉得无比的痛心,便会觉得这个世间充满黑暗。 这便是百姓们为何说掌镜司“抢”的要比黑风寨更多的原因。 1 黑风寨抢的是钱、是粮食。 掌镜司抢的是心,是希望。 宋终回顾以往,深深的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不管是三塘县的秦百万,还是思林县的黑风寨与掌镜司方总旗,都不是什么好人。 秦百万、掌镜司方总旗都是伪善,黑风寨倒是坦然的承认自己是匪徒,不过归根究底,他们都不是好人。 因此,宋终觉得自己不仅没有错。 无极圣教也没有错,只是从来不屑于在众人面前解释,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至于无极圣教的情报,宋终相信,情报从未错过。 要知道无极圣教的探子遍布江湖,江湖上许多的奇珍异事,无极圣教都会知晓。 情报说一个人是坏人,那么无论这个人装的多么的和蔼,终将都会露出狐狸尾巴来。 1 宋终愈发肯定自己心中所想。 无极圣教并不坏,只是江湖上别有用心的武者,将无极圣教的名声败坏,让无极圣教从此在江湖上成为“魔教”罢了。 假如无极圣教真是一个“魔教”,太一观的道长岂会救他们? 昨夜太一观的道长便已经知晓他们的身份。 以这位年轻道长的性格来说,若是无极圣教真是一个“魔教”,这道长定会义不容辞的将他们团灭,统统杀死。 可是,道长口中所称呼的并不是“魔教”,而是“圣教”啊!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道长也知道无极圣教的情况。 相比之下,清玄道观倒是显得非常恶心。 清玄道观的成道子,别有用心的安插卧底进入圣教当中,先有智慧星王慕容诚雪,后有宋终自己。 1 成道子的目的,乃是让宋终成为莫太虚的亲传弟子,学会莫太虚的武功心法,再通过宋终之手,将武功心法传授回清玄道观。 一开始,宋终并不明白成道子的目的,只觉得既然掌门交代自己任务,那便好好的将任务进行到底便是。 没想到,成道子的心思居然如此歹毒。 且不说无极圣教有没有做过坏事,单论这种偷学其他门派武功的事情,便足以让整个江湖唾弃。 然而,这种遭人唾弃的事情,成道子做了。 成道子的这种“野心”,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年。 是,无极圣教莫太虚的武功的确高强,在整个江湖上都能够排得上前列。 可是,宋终以为,人的理想,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并不是依靠剽窃他人的成果,实现自己的理想。 宋终打心底唾弃成道子。 现在宋终不知道的事情是,成道子究竟派遣了多少人潜入圣教当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