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_第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节 (第2/2页)

过。

    赵柯然抽出一只手,拍了拍怀里的蘑菇,带着笑意道:“这叫芦苇菇,不仅能吃,还很是滋补!”

    他挖出来的时候,系统自带的检测确定了就是他前世所见的芦苇菇。

    潘大海看着赵柯然怀里那个奇形怪状的土疙瘩,一脸疑惑,“菇?这地下面长菇?还长这么大?”潘大海还用手比划了个大小,“我见过的最大的就小碗口大。”

    赵柯然把蘑菇往上捧了捧,“潘木匠,你再仔细瞧瞧。像不像个大蘑菇?”

    潘大海盯着看了会,确实从这土疙瘩上瞧出了些许蘑菇样,“倒是觉得有些像了,可县令大人如何得知,这菇可食?大部分的菇,都是有毒的。”

    还没等赵柯然回答,潘大海自己就给解答了,“嗐,瞧我这问的是什么话。县令大人是个有学识的,连绿水菜都知道是能吃的,肯定也知道别的许多。”

    赵柯然吸了吸鼻子,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他也不可能实话实说……

    赵小鱼在赵柯然边上蹦蹦跳跳了半天,见赵柯然都没看他,便举着手要去抱赵柯然怀里的芦苇菇,“兄长,兄长,小鱼也要抱大蘑菇。”

    赵柯然弯腰将怀中的芦苇菇递给赵小鱼,赵小鱼接到蘑菇后整张脸都被蘑菇遮去一半。

    这幅模样逗得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赵柯然将如何在地里找芦苇菇的方法告诉了方仲源,这片芦苇地不是特别干,所以,一般地面有裂痕的下面便极有可能有芦苇菇。

    他让方仲源组织一些在拔芦苇的人过来挖芦苇菇。自己和潘大海回村子里装门。

    赵小鱼和霍安想要挖菇,便留在了芦苇地。

    这门其实很好装,当时砌墙的时候,地下放了块厚一尺的木头。木头被削成正方形,有一半砌进了泥墙里,留出大概五六寸,然后再在木头中间打眼。

    下面的木头可以换成石头,使用会更加长久,不过这里没有凿子,不太好弄。

    这木头的切割还是霍远拿自己的剑搞得,那剑剑身雪亮,出鞘时隐约有争鸣之感。

    赵柯然第一次见着霍远拿这么个宝贝用来削木头的时候,内心忍不住吐槽暴殄天物。

    但也没办法,这里没有别的趁手的工具。最后还是赵柯然实在看不下去,把家底都掏出来也就二十文,让书墨去镇上木匠坊里租借的木匠用具。

    主要还是光靠着把剑,做不了门。

    这木门的门轴下面要有固定上面也要有,只是上面的只能用厚木板,不能用石头了。木板轻,土墙能承受住,不会掉下来。

    潘大海还在木门上嵌了门闩,赵柯然研究了半天,发现这门闩是真的没用一根铁钉加以固定。

    倒更像是榫卯结构,互相牵制着固定了起来。

    术业有专攻,赵柯然这个门外汉不由得对潘大海升起敬佩之意,“先生大才啊。”

    闻言,潘大海一时没忍住,泪花直逼眼眶。他察觉自己失态,立刻抹了抹眼睛。不好意思道:“小人丢人了,担不起大人这一声“先生”。这只是个费事不讨好的技巧,大人要想知道其中原理,小人可告知。”

    赵柯然摇了摇头,微微的笑着,让人如沐春风,“先生与我讲,白白费了唇舌。

    这并非无用,相反,若使用得当,甚至可以无一根钉,便能建造屋顶。

    此般智慧,当得起“先生”。”

    赵柯然能看出是榫卯结构式的,但要真的和他细说怎么搭扣,他脑袋可能会晕。

    潘大海动了动嘴唇,没说出来话。只要一张口,他就能哭出声来。

    他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jiejie,他是最小的,家里穷,养活不起他了。便在幼时被父母送去学了木匠。

    起码能吃一顿饱饭。

    学习多年,他自己钻研出了这么个嵌门闩的法子,也用这法子做过不少小玩意。

    但是无论是师傅还是师兄弟们都否定了他。

    他们说他傻,用这种方法做门闩,费力不讨好,哪有两根钉子下去的快。

    他不信邪,给一个定做门的人家做了这种无钉门闩,最后被那户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对方觉得他吞了钉子钱,觉得这门闩关不住门。

    可他试过了,不仅关的住,也很坚固,不会掉下去。

    可没人愿意信他,没人愿意尝试。

    若不是这次做门,没有银钱买铁钉,他这辈子都不会再做了。

    他从未想过,这世上会有人理解他,还说他这是有智慧,尊称他“先生”。这可是那些真的有智慧的读书人才能得到的称谓。

    他怎么能不激动?

    赵柯然等待着潘大海平复心情,心里盘算着能兑换农具图纸后,就拿给潘大海来做做看。

    而潘大海也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为赵柯然做一辈子门。

    土房子不需要打地基,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十来天的功夫,河东村现有的村民都有了房子住。

    最后一波拔芦苇的回来了,后面跟着挖芦苇菇的。

    中途方仲源派人来喊人去挖菇,顺带又拿了不少竹筐过去装蘑菇。

    “这蘑菇闻着香!托县令大人的福,咱们今天晚上加菜!”杜有为嗓门大,这一嗓子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霍远看着被人群围着感谢的赵柯然,他之前听恩师说送了长子去山中道观,跟着老道学习。没想到,还真的学了许多。

    绿水菜,土房子,芦苇菇…

    到是完全解决了眼下的困境。

    中午赵柯然跟着河东村人一起吃的,人长期不吃盐不行,他也没有很多盐,没办法给村里人分盐。便隔三差五从衙里拿了些盐过来做一顿饭,跟着大家一起吃,虽说不多,但至少能吃个味了。

    芦苇菇撕成一条一条的菇加了些盐煮成了蘑菇汤,鲜香四溢。

    虽说这的盐不纯,带着些苦味,但菌菇特有的香气足够让人食指大动,喝一口汤吃一口菇,大家吃的心满意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