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二、七夕将至 (第2/2页)
段青棠坎坷的身世,陶彦书倒是并不意外,不过心里还是泛起一阵怜惜,他温言开口:“没事,今年就好好过吧。”顿了顿又道,“我陪你。” “甚好。”听了这话段青棠确实高兴,不过也没有多想,“陶小弟怎么这回来得这么勤,上一次见面好像是两日前?” 陶彦书没料到段青棠会这么问,当下有些窘迫,不知如何解释,只得掩饰道:“我……来看看段兄字练得如何了。” 段青棠猛然想起:“倒是把这茬给忘了,我今天忙着练穿针,还没有练字呢。” 陶彦书像是找着了台阶,赶紧道:“那可不行,练字犹如练武,一日都不可荒废,不然只会倒退,彼时前功尽弃。” 段青棠点点头:“言之有理。”说罢一拍手,“走,咱们练字去。” 陶彦书被段青棠拉到了厢房,此时的厢房俨然已经被布置成了经典的书房模样,一张楠木翘头案,一把缠枝扶手椅,偌大的书架占了整面墙,还有各类JiNg巧的摆件、字画点缀其中,令这间屋子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 这些东西和宅子里的其他物件不同。之前匆忙安顿段青棠,家具物什都是临时采买,也没什么讲究,但这间书房的东西陶彦书却是上了心,家具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不说,所有的小物件都是他从自己的库房里、或者直接从自己的书房里搬过来的。因为刚刚被封了官,皇上赏赐了不少财宝,家中亲朋也送来了许多贺礼,其中不乏好物,基本都由他个人支配,平时库房钥匙都归承影和赤霄二人分别保管,因此即便拿出来,也不会有人知晓。 他知道段青棠不讲究这些,或许根本看不出来他的用心,但是他就是想让她能在他亲手布置的环境中练字、读书,熏陶他们的孩子。这种异样的执拗他不知缘由,也没有深究。这么想,便就这么做了。 段青棠在椅子上坐下,煞有介事地铺纸提笔,照着桌上的一本诗集练起了字。这本诗集还是陶彦书给她的,他说练字还是先从简短的诗来练起b较妥当,便交给她这本诗集。段青棠虽然不Ai看诗,但是陶彦书说什么她倒是无不听从,练字的时候无形中便是在一遍遍的念诗,久而久之,她竟也能从字里行间领悟些许诗中的意境,察觉到诗人的文笔和才情之后,她自己便也乐在其中了。 陶彦书自觉地到一旁帮她研磨,时不时指点一两句。承影看似低着头侍在一旁,但余光总是能偷瞟到二人境况。他心下暗忖:这二位,倒是从兄弟变得越来越像夫妻了…… 练了一个时辰的字后,陶彦书见差不多了,便拿过了段青棠手中的笔,道今日先到这里。承影非常有眼力见的上前询问是否要准备晚膳,段青棠却想起自己这两天不耻下问向老蔡讨教的巧果烹饪技巧,兴致B0B0自告奋勇地要给陶彦书做一些巧果尝尝。 承影见现在天sE都黑了,等到巧果做出来,少爷肯定饿得不行。谁知少爷居然一口答应,并且还跟着段青棠一起来到了厨房。 因这两日段青棠都在跟老蔡学做巧果,所以面团倒是现成的,模具也都在。老蔡猛地一见两位主子都来到了后厨,段青棠又一副撸起袖子就要开g的架势,担心不已想在一边随侍,却被陶彦书一句:“放心退下吧,有我呢。”给赶出了厨房。 段青棠信心满满,这巧果不难,原料又已做好,就剩下成型和油炸这两步。不过这两步却是最重要的两步。段青棠往案板上撒了一些扑粉,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横向整齐摺叠,又在中间处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最后筛去扑粉。每一个步骤倒是像模像样,但段青棠不甚熟练,因此做起来有些笨拙。陶彦书看得有趣,自己也洗了手、挽起袖子一起做。 巧果和一般的面食零嘴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在形状上更多样一些,手巧的厨子可以自己捏,但图省事的一般都用模具,可以将面段整成不同的形状。厨房里的模具有限,都是些兔子、鲤鱼等小动物,段青棠扭头对陶彦书说:“得亏还没到七夕呢,我让大牛二虎再多做几个模具,花花草草要有,房子、月亮甚至还有织nV,也可以有。”陶彦书闻言点头:“段兄倒是很有巧思,这模样多了,确实更有趣些。” 二人一边拣着自己喜欢的图案定型,一边还用面粉打起了面粉仗。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二人都不服输,你来我往的,弄得身上都是一身白。 终于到了油炸的环节,段青棠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有些怕沸油。陶彦书见她一边要顾着柴火,一边还战战兢兢地往油锅里下坯子,看不过去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把段青棠打发去烧火。段青棠野外生存经验丰富,烧火是一绝,顿时身上轻松了不少,她见陶彦书从容不迫地将坯子下到滚油里,不躲不闪、姿态风流,连挥舞起锅勺来也自带一种超然物外的雅士风度,不禁啧啧了两声,托腮专心致志地欣赏起了他的风姿,拜倒在了他这幅绝顶的儒雅皮相之下。 陶彦书见段青棠一径地望着自己,有些好笑,有些无奈,又不知怎的有些赧然。被那目光盯得越发受不住了,挥手过去弹了一记她沾了些许面粉的额头,开口道:“瞧什么,看着你的火。”见段青棠低头瞧炉灶去了,方轻轻呼了一口气,同时,那嘴角的笑意却是缓缓漾开,止也止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