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 与大顺军的正面交锋 (第2/2页)
横刀立马立于军阵前的朱云飞,头戴簪缨明军铁盔,身穿镔铁锁子甲,1袭白袍披肩。 身后是3千披甲捍卒,两翼是衣甲整齐,手持轻刀,坐跨快马的精骑。 日月杏黄战旗,迎风招展,朱字3角旌旗林立。 面对黑压压杀来的两万大顺军,朱云飞深邃犀利的目光,散发着炙热的光芒。 “擂鼓,吹号!” “咚!咚!咚!” “呜!呜!呜!” 肃杀的战场上,战鼓响彻云霄,牛角号角,催动人心。 “明军威武!” 朱云飞策马而起,手中陌刀1挥。 3军将士,齐声响应。 “威武!威武!威武!” “传令!”朱云飞1声大喝。 “归义营正面出击,骑兵营随我突袭。” “杀贼!” “杀贼!” …… 军阵前的曹明,左手抗着1面圆盾,右手握着1把寒光闪闪的钢刀,率领归义营士卒,迈着沉重的步伐,高喊着杀贼口号冲了出去。 城门之下,杨彩、陈德、班纳岱,统率着列阵的3千士卒,紧随其后,向合拢的大顺军正面冲杀了上去。 纵横交错,连绵数里的开阔战场之上。 大顺军战阵之中,制将军刘芳亮,看着3面合围而来的明军。 原本平静的脸庞上,也不由为之动容。 作为1个身经百战的战将,刘芳亮参加叛军,已经有十年。 像眼前这样,装备精良,队列整齐,军容鼎盛,士气如虹的明军,他不是第1次所见。 但每1次见到这样的明军,留给的他印象都是无比深刻的。 因为前3次,与这样明军相遇,大顺军都是惨败收场。 第1次是实在山西战场,那还是崇祯6年,那时的他还是义军之中的1名哨总。 在临城战场之上,遭遇明军督师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 那1战,刘芳亮所部义军,3万人马全军覆没,刘芳亮跳入临水得以逃生。 那1战,3万义军被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几乎全部屠杀殆尽。 从那以后,义军因为恐惧卢象升的残忍,而称之为卢阎王。 第2次惨败是,是在崇祯9年,关中1战。 明军统帅孙传庭率领的秦军,那1战刘芳亮身中数箭,闯王李自成溃败,逃入山中得以逃脱。 第3次惨败,则是在崇祯十2年,潼关之下,遭遇明军3边督师洪承畴,率领的明军精锐。 不得不说,明军不缺统帅,缺的是1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雄才大略的皇帝。 可以说孙传庭,卢象升,包括节cao碎了1地的洪承畴,绝对是胸怀韬略的统帅。 可结果这3个人,忠心耿耿的孙传庭和卢象升,都战死沙场。 只有投降了建奴的洪承畴,反而获得1个不错的善终。 刘芳亮从1个放牛娃,十余年的摸爬滚打,凭借着敢打敢拼,勤奋苦学,加上命运的眷顾。 做到如今大顺军中,有头有脸的名将,那可是实打实的功绩换来的。 多年的战场厮杀,把他磨砺成长为1代名将,也让他对战场,产生了1种敏锐危险预感。 眼前这支明军,虽然兵力不足他的1半,却让他产生1种强烈的危险感。 “刘希尧,你率领战车队向侧翼移动,阻拦明军骑兵冲阵。” “冯可与,王任你们2人,率领1万步卒,正面压上去,1举歼灭明军。” “刘光先,黑有功,你2人率领5千人马,挡住东面之敌。” 头戴1顶白羽范阳笠的刘芳亮,目光锐利,面色坚毅的挥舞着马鞭,扬声下达了攻击命令。 “中军骑兵营压阵,胆敢有后退1步斩!” “吼!吼!吼!” 两万5千余大顺军将士,在刘芳亮的命令下,除了压阵的两千骑兵外,尽数冲向了战场。 预感到危险的刘芳亮,从1开始就没有留手,他要以压倒性的兵力,速战速决。 因为他怀疑,明军可能还有后军。 所以想要去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1举歼灭眼前这支明军。 【作者题外话】:求1张银票,点评,感谢感谢。 欢迎批评指点,老鹿感激不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