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革除一切官职问罪 (第2/2页)
空虚,正需要理财之人,执掌户部才是。” “王正志在户部多年,之前也1直是蒋阁老的助手,微臣以为他更适合,出任户部尚书。”得到魏藻德示意的吏部尚书李遇知,连忙开口声援道。 “蒋阁老,你意下如何?”崇祯这会心中也已经偏向魏藻德。 但出于对蒋德璟的信任,还是追问了1句。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蒋德璟心中暗叹1声,知道就算自己反对,只怕也改变不了结果。 “那就拟票,由王正志出任户部尚书,立即催收各地税赋,为前线筹集军饷。” 崇祯1脸严肃的看了眼魏藻德,说道:“魏阁老,蒋阁老,你2人先暂代内阁次辅,接手首辅之事。” “谁要解决好了眼下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战事,朕擢升谁为首辅。” “微臣遵旨。”魏藻德难掩喜色的,连忙低头拜道。 蒋德璟毕竟是多年阁臣,对于首辅1职虽然垂涎,却也并不强烈。 “关于高起潜弹劾漕运总督曾樱,提督朱云飞,贻误战机,导致祥符战败1事,诸位大人怎么看?” 紧接着崇祯又提起了高起潜诬告1事。 “陛下,曾樱沽名钓誉,名不副实,亏陛下对他信任有加,他却玩忽职守,理应押入京师问罪。” 吏部尚书李遇知,刚才已经魏藻德,张缙彦商议好了,正好借此机会,把曾樱和朱云飞这对绊脚石,1脚踢开。 “朱云飞1介武夫,胆敢违抗军令,这是死罪,理应问斩,以儆效尤。” 李遇知之所以说出如此严厉的处置,并不是他与曾樱和朱云飞有私仇。 而是朱云飞和曾樱,挡了朝中大多数权贵的财路。 这么说吧,朝中1半以上的勋贵,以及江南户籍的官吏,在江南地区有自己的商路。 1条大运河,就是1条大动脉,不但是大明的输血管,也是满朝勋贵官吏的生财之路。 然而,自从曾樱出任漕运总督,朱云飞提督山东、河南、两淮、漕运4镇总兵官后。 漕运上那些藏污纳垢的商路,就遭到了严厉的查验。 朱云飞在济宁关,临清关设立了两道关卡,凡是过往船只,都必须遭到检查。 凡是违禁物品,不管有没有官府手续,1律查封。 朱云飞与曾樱这1手安排,从3月初开始,到现在5月中旬。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查扣了价值3百万贯钱财的货物。 这1手,几乎是捅了马蜂窝。 要知道这3百万贯钱财的货物,可是涉及到了全京城的勋贵,官僚地主。 为了这事,满朝的勋贵官吏,这些时日,可是踏破了魏藻德和李遇知的家门。 几乎所有人都只有1个要求,必须把曾樱和朱云飞拿下。 李遇知的话音刚落,蒋德璟微微皱眉,刚要开口,魏藻德便紧接着补充道。 “陛下,李尚书所言有理,曾樱年初之时,当庭溅血纳谏,自诩清高,这是置陛下与不仁啊。” “微臣半月前就看到高起潜的邸报,要求曾樱筹措的军饷和粮饷,迟迟不到,还再3推托没钱没粮。” “可微臣接到山东右布政使龚鼎孳的汇报,却是漕运商船,如过江之鲫,每日税赋就高达5千两之多。” “而曾樱的奏报中,却说临清关、济宁关商税,每月仅有1万两。” 魏藻德果然是揣摩人心的高手,他知道这个时候,皇帝最在乎的东西,只有钱财。 他要是诬告曾樱和朱云飞,不听号令,贻误军机,要是没有确凿证据,顶多也就是被训斥1番。 但要是说他们贪墨朝廷钱财,皇帝必然会直接撤了2人,并且直接降罪。 果然,听到魏藻德的奏报,崇祯难掩愤怒道:“这帮蛀虫,那是朕的钱,他们也敢伸手贪墨,简直是找死。” “拟旨,立即下诏,革除曾樱、朱云飞1切官职,押解京师问罪。” “陛下圣明。”不等蒋德璟、黄景昉开口。 魏藻德、李遇知、张缙彦几人,便立即恭维的附和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