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武夫_第178章 监军高起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监军高起潜 (第1/2页)

    崇祯继位之后,做的最有成就的1件事情,应该就是铲除了阉党,魏忠贤的势力。

    虽然魏忠贤被崇祯处死后,但崇祯却并没有废除太监制度。

    反而还启用了1批太监,派往各地监军。

    这帮太监所到之处,仗着手中的权势,指手画脚,大4干涉军事指挥权。

    对前线的督师将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这些监军之中,最有名的太监,那就是1定是,1直获得崇祯信任的高起潜了。

    高起潜最早1次监军,是在崇祯6年1633年2月,那时候登莱总兵孔有德叛乱,胶东半岛糜烂,高起潜奉命监军山东。

    结果他来军中不久,孔有德逃亡海上,投降了建奴。

    因为第1次监军,高起潜捡了个大漏,得到大获全胜的功绩,从而得到崇祯的信任。

    之后,高起潜的监军之路,就1发不可收。

    先后在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杨嗣昌军中监军。

    接着又在3边督师,兵部侍郎卢象升军中监军。

    卢象升战死后,他又在辽东监军,可以说大明战场上,那里有战事,就有高起潜的身影。

    这次高起潜监军,更是被崇祯皇帝赐予尚方宝剑,任命总监河南、河北、山西、山东4省军政大权。

    踌躇满志的高起潜,这次出京更是大权独握。

    不但有3千京营龙骧卫随从。

    还有两名监军副使许进忠和孙惟武同行,刚到河北,他就收编了。

    朱仙镇1战后,逃往河北的许定国,卜从善,刘泽清、张任学等1帮中原溃兵。

    短短的时间,高起潜帐下就汇集了十万人马,比之河北、山西督师李邦华,声势可要浩大的多。

    此时的高起潜,统率十万人马,就驻扎在邯郸城,距离临清关与卫辉府,近在咫尺。

    高起潜虽然是个太监,但却长得高大魁梧,因为常年在军中,他那张马脸,皮肤黝黑,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威严。

    邯郸城中大营内,身穿着御赐的飞鱼蟒服的高起潜,腰挎绣春刀,手持尚方宝剑,浓眉大眼的他,眼神颇为有神。

    “诸位总兵大人,陛下让咱家监军,收复开封失地,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起潜的左右是监军副使许进忠和孙惟武,堂下站着的则是许定国、卜从善、刘泽清、张任学等1帮总兵和副将。

    “高公公,俗话说好,当兵吃粮,如今我军将士,已经几月没法军饷。”

    “您看是不是请求陛下,发放1些军饷?”

    原河南镇总兵刘泽清,咬牙说道。

    保定总兵张任学,也紧接着开口说道:“高公公,刘总兵说的是,没有军饷粮饷,将士们士气不振,这仗没法打啊。”

    “行了,咱家岂能不知?”高起潜撤着他那鸭公嗓吼道。

    “军饷和粮食你们不用担心,我已经下令山东巡抚曾樱,提督朱云飞,押解5十万两军饷,3十万石粮草,前往劳军。”

    “最多十天半月,应该就可以抵达邯郸。”

    “那敢情好,只要有军饷粮草,3军士气必然大震,到时候定可1举渡过黄河,收复开封。”

    总兵许定国,立马恭维拍起了马屁。

    “许总兵说的是,有高公公坐镇,收复开封指日可待。”

    卜从善也连忙附和。

    “诸位总兵大人,可不要诓骗咱家,收复不了开封,咱家没法给陛下交代,尔等的项上人头当心不保。”

    高起潜虽然名不副实,但监军多年的他,常年在军中的他,对于这些武夫的心思,却还是很清楚的。

    大棒带枣,就是最好的手段。

    要他们拼命,自然不能1味压榨,也要让他们看到封赏。

    “当然,只要收复开封,咱家定会向陛下为诸位请功,到时候升官发财,自然不在话下。”

    面对权势滔天的高起潜,刘泽清、许定国这帮人,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连声恭维。

    “这帮丘8,没有见到钱粮,肯定不会给咱家拼命。”坐在虎皮大椅上的高起潜,看着退下的众将,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