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都是汉jianian贰臣 (第1/2页)
不得不说,宋应亨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新上任的山东右布政使卫周胤,左参政曹溶,在赴任之后,便勾结在了1起。 “藩台大人,你听说了没有,昨夜巡抚衙门,可是车水马龙啊。” 次日1早,右布政使衙署内,曹溶1脸酸酸的来到卫周胤面前,忿忿不平的说道。 “那王命岳、沈佺期皆受到巡抚衙门的邀请,就你我被冷落,这分明是排挤啊。” “藩台大人,我看这啊,这山东衙署,都快成为了山东人,自家的后花园咯。” 曹溶字秋岳,浙江秀水人,崇祯十年进士,这次他以十3道监察御史官职,升任山东布政司从3品左参政。 走的是朝中新贵,新晋东阁大学士,礼部侍郎魏藻德的门路。 他在朝是从5品,这次下放地方,连升数级,在地方上干满1届。 回京之后,6部5寺2监2院1府副职,他完全可以直接升任。 比如6部的左右侍郎,向他这样的京官出身,回京之后任职起来,绝对要比大多数人有优势。 而且曹溶出身江南士林,他与江南名士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这帮东林名士,也是交情匪浅。 曹溶在都察院任十3道监察御史期间,与龚鼎孳这个同僚,那可是朝中妥妥的喷子。 2人前后弹劾过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1帮朝中重臣。 因为周延儒、陈新甲等人问罪,2人在朝中,也博得了1个直言敢谏的好名声。 可实际无论是曹溶还是龚鼎孳,在历史上都是软骨头,妥妥的汉jianian走狗。 明亡之后,2人先后投降过李自成,又投降满清建奴,最后更是被列入了2臣传。 而此刻曹溶上首,正悠闲喝着茶的卫周胤,同样也是2臣传中的明末大汉jianian。 在此之前,卫周胤曾在4川担任监察御史,可以说都是都察院1脉的人。 卫周胤是崇祯7年的进士,比曹溶早1期。 但卫周胤的弟弟卫周祚,却是崇祯十年的进士,与曹溶有同窗之谊。 如今卫周祚在刑部担任郎中,为此卫周胤,和曹溶在京城之时,通过卫周祚的关系,就形成了1个小利益团体。 而他们这些人,包括龚鼎孳,卫周祚,如今都在积极向朝中新贵魏藻德靠拢。 甚至,朱云飞1手推上去的宋玫,也因为魏藻德的举荐。 也已经官复原职,就任工部左侍郎,开始主持工部事务。 听完曹溶那不满的言语,正当壮年,如今不过4十3岁的卫周胤,淡淡1笑。 “曹大人,你有没有听过1句话,叫做外来的和尚为念经?” 曹溶端起茶杯1愣,不解的道:“藩台大人,这跟我们现在说的事情有关系?” “当然有,而且关系大了。”卫周胤表情夸张的说道。 “你刚才不是说了,现在是山东人在治理山东吗?” “我们这些外来和尚,受到人家的排挤,这不是正常嘛。” “藩台大人,这是有应对之策?”曹溶醒悟之下,有些期待的问道。 “权利嘛,无非是掌握钱袋子。”卫周胤自信看了眼曹溶。 “去年山东受到兵祸,全省各州府1分赋税没交。” “但是曾樱请求减免赋税的折子,被户部和内阁给否决了。” “内阁的意见是减免可以,但只能免受灾严重的州县,没有受到波及的州县,必须得交赋税。” “现在曾樱,宋应亨这帮人,打着赈济灾民的幌子,1直在拖着赋税问题。” “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事,立即组织人手,向各府州县摊派税银,限令地方官吏上缴。” “办不好的,咱们就上报朝廷,进行革职查办。” “如此1来,各州县官吏,还不得乖乖听我们的?” 听完卫周胤的话,曹溶这个腐儒,不由点头赞道。 “藩台大人此计甚妙,为朝廷收缴赋税,这是朝廷的纲领,谁也没有权利指手画脚。” “只要各府州县的官吏,听我们调遣,钱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