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 (第3/6页)
珑公主,姑S国究竟由谁在掌控军队?姑S大军有多少兵马?一旦玲珑公主为大宋所擒,姑S国谁人会占据皇位?到时候会不会因为玲珑公主在大宋手里而投鼠忌器?或者恨不能借刀杀人以绝后患,直接出兵b我们杀掉公主让其夺得皇位?这些都是未知之数,贸然行事万万不可。” 既然贾似道递上了台阶,被王源顶得进退两难的赵构赶紧点了点头,“丞相言之有理,出兵之事再议吧。” 王源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赶紧后退两步回到自己的位置。 贾似道继续奏道:“微臣以为,这玲珑公主敢只身来见陛下,应该料定我们会出动大军捉人,必定早有对策,而且看她目前并无意与大宋开战,若我们此时莽撞行事,岂非b双方立刻兵戎相见?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拿下玲珑公主,仍不能保证姑S国会俯首称臣,万一他们发兵要人或者不顾公主Si活,就凭那一只缴获的突火枪,我们也是难以招架啊?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虚与委蛇,拖延时日,借机想办法m0清这姑S国的底细,然后再徐图对策,这才是上上之选。” 工部尚书刘文静连连点头,“丞相所言极是。臣也以为,目前敌强我弱,不宜轻举妄动,我们应该趁此时机,假装与姑S国交好,趁他们没有防备之时,不惜一切手段拿到这突火枪的制造之法。那姑S国孤悬海外,人口疆域应该根本无法和大宋相提并论,他们都能造出突火枪,以我大宋数千万人口之规模,冶炼工坊不下数百处,只要有了突火枪的制造之法,大规模制造更是轻而易举,到时候不要说蒙古,就算姑S国,统统也要臣服于大宋之下。 此言一出,几个大臣纷纷点头赞成,连那杨守业也是心服口服,不再多言。 此时唯有户部尚书何竞亭一言不发,恭恭敬敬的垂手而立,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赵构看在眼里,心里不由有些微愠,这何竞亭在朝为官数十年,主持户部也有十余年了,资格b其他几位尚书重臣都要老,其经手主管的户部这么多年来一直运作良好,算得上朝臣表率,前些年的时候也是积极谏言,绝不是那种一言不发的闷豆子,可惜去年年尾府中发生祝融惨剧,大半府邸付之一炬不说,其妻妾子nV无一幸免,唯有他自己侥幸逃过一劫,被人从火堆里救了出来,不过全身大面积烧伤,尤其是面部更是直接毁容,连带嗓子都差点失声,说话好似漏风一般。 逢此人l惨剧之后,也许是自卑容貌骇人,或者是伤心家破人亡,何竞亭X格大变,日益沉默寡言,群臣也都T谅一二,此时赵构纵算不喜他cH0U身事外的态度,也不好直接斥责,免得让人背后议论自己不T恤下臣,于是缓缓道:“何卿,你有何良策啊?” 这下直接被陛下点名,何竞亭就算再怎么孤僻,也是不得不赶紧躬身作答,由于声音嘶哑,怕赵构听不清楚,何竞亭不得不放慢语速,“微臣不才,也无甚良策,只是有一事颇为不解。想那突火枪乃天纵神器,一旦拥有,便可扫荡天下,于敌固然是摧枯拉朽的碾压之势,可一个不妥当,于姑S自己也是致命威胁,其一,玲珑公主若让手下持枪在身畔以便监控,要是有一人有心突然作乱,临阵倒戈,就算有千军万马护卫,玲珑公主也是必Si无疑,其二,若是让突火枪远离玲珑公主视距之外,那这等神兵利器时时就有被人拿来作乱的可能,玲珑公主必定寝食难安,如此难局,臣相信姑S国必定早已知晓。此外,由于寻常刀剑弓弩远非匹敌,十支突火枪与千支突火枪都可席卷天下,并无太大差别,而十支突火枪想那玲珑公主还可牢牢控制,确保都在绝对忠诚的将士手上,千支万支则是根本不可能掌控,随时都有野心家拿来作乱谋反,到时候根本无法镇压,突火枪也就算不上神兵利器了。微臣刚才看那玲珑公主绝非愚蠢之人,为杜绝后患,决计不会大量制造突火枪装备军队,而且为防止机密外泄,销毁制造之法乃是不二之选。因此,微臣斗胆揣测,姑S国根本没有多少突火枪,如若开战,姑S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玲珑公主才冒险亲自上阵,打算利用突火枪的惊世威力震慑大宋,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一番话说的在场大臣个个点头,赵构心内也是赞许,暗忖如果大宋得到此等神器,自己绝对不放心交给任何人,非得要时时刻刻贴身携带才心安,其余的统统销毁。想那玲珑公主侍nV那样娇小的人儿都可C控,自己亲自拿来领兵沙场,驰骋天下,岂不成就万世霸业? 想到此时,赵构不由有些心驰神往,贪婪之心益盛,大手一挥传旨道:“拟旨,传枢密院及三衙,令郭丙安及邓则l两位行军大总管,速调太湖水军大营及建康禁军大营兵马回临安勤王,务必在五日内于城外部署妥当,以防姑S生变。” 杨守业一愣,赶紧奏道:“陛下,临安自有捧日,天武,神卫,龙卫四只上四军合计十万JiNg兵拱卫,安稳无虞,建康禁军大营乃是长江天险的最后一道屏障,若贸然撤回,微臣恐怕蒙古会借机.....” 赵构摇头道:“在突火枪的威胁之下,蒙古必定已然停战,断不会在此时与姑S翻脸,况且其他禁军大营远离临安,无法在这几日就回撤临安,放心,朕自有谋划。” 杨守业看他说的坚决,便不敢再辩。 赵构继续道:“诸卿退朝之后,回衙门布置下去,举全国之力,穷尽一切手段,务必将这姑S的来历查个水落石出。” 姚郧见赵构微有倦意,便赶紧道:“诸位,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吏部尚书郑怀远躬身道:“臣有一事启奏陛下。明日今科科举文试开考,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差考题未定,恭请陛下指定一题。” 赵构以手托腮,略一沉Y,便道:“秦始皇焚书坑儒,虽成就天下一统的万世伟业,却也留下千古骂名,就以焚书坑儒为题。” 理为先秦之前对断案官员的称呼,秦汉设廷尉,北齐改为大理寺,专门审理刑狱重案,历代因之,大宋沿用此制,其主官称卿,下设少卿、丞及其他员役。 大理寺衙门位于临安城东,属于刑部管辖,虽然等级及规模均不如六部衙门的恢弘,但是由于其重要X,也是在临安城东占据了显要的位置,现任大理寺卿许建安,乃多年前由大内总管姚郧力荐而赴任,在审理岳飞父子三人谋反案件中,夙夜匪懈,一手处理了庭审,判决,抄家,灭族的所有重要环节,判罚严厉,震撼临安官场,得到铁血判官的绰号,深得赵构器重。 牧仲陵早早起来,叮嘱吕柔奴几句之后便匆匆赶赴大理寺衙门赴任,毕竟第一天履新,还是害怕行差踏错,惹出麻烦。 到了衙门表明身份之后,自有早已等候在外的衙役领了进门,左拐右拐,很快便到了大堂旁边的官房停下,大声喊道:“禀寺卿,候任大理寺少卿牧仲陵求见。” 里面传来一声,“让他进来。” 声音沉稳有力,字正腔圆,隐隐一种官威夹杂其中,显见说话之人必定是许建安本人。 衙役低声道:“牧少卿,大理寺卿就在里面,小的陪您进去吧。” 牧仲陵点点头,“有劳了。” 衙役上前几步,轻轻推开房门,和牧仲陵走了进去。 只见屋内陈设奢华,当中一张长案,上面堆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