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水清无鱼 (第2/2页)
又忍不住轻声说道:“辽东封地的千百事务都还要他上心呢,一个人也没那么大精力。他想法子把江南大事交给手下大将,又要说他避战自保,他也难做人呢。” 荣元量说道:“你反正就不愿往坏处想他,处处为他开脱。” 荣世祯说道:“我是觉得他提出的方策,也没什么不好。昭王用他的手下大将来办事,不用事事与他商量,说不定还更顺手些。” 荣元量不以为然,说道:“萧在雍的手下会不会听昭王的话,那可难说。” 荣世祯顿了顿,说道:“他既然想把自己摘出去,那一定会保举得力将才来推进此事,应该不会故意捣乱罢?那不是自找麻烦?” 荣元量沉吟半响,说道:“且看看再说。无论如何,主将既然已生不战之心,又怎能勉强?我帮着他上书朝廷就是了。” 当日荣元量就亲手写了折子递进御书房,只说定北王不宜离开封地太久,叫他保举几个将才也是一样。那边萧在雍也上书请示。 过了一日在御书房议事,高兆珣拿了两本折子给群臣传阅,群臣亦是众口一词,都赞成定北王和平南王的主张。 谁知高兆珣面露难色,看了一眼高应麟,高应麟向他点了点头,高兆珣便道:“讨伐江南之事非同小可,只许胜不许败。按皇祖母的意思,定北王文韬武略,为本朝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须得定北王亲自出马护持昭王,方能保得必胜。” 群臣反复进言劝解,高兆珣只得放松了口风,说道:“这等大事须得从长计议,定北王与昭王先把水师筹办起来罢。”萧在雍面色如常,说道:“小王遵旨。” 出得御书房回到府中,荣世祯说道:“看来宫里不肯放定北王走,父王还能取巧再劝劝皇上么?” 荣元量说道:“圣意如此,如何再劝?朝廷对江南之战十分看重,只要定北王本人在,定北王军的主力就在。朝廷是看准了定北王,一定要他来担当这件大事了。” 荣世祯说道:“藩王助兵朝廷原是祖宗法度,但如今贼军掏空了朝廷家底,朝廷也太依赖藩王势力了。” 荣元量说道:“所以说,昭王所说的朝廷自强之计颇有远见,可自强两字说来容易,朝廷如今空虚至极,官军不够强大,那就只能依赖藩王兵力。如要壮大官军,也要藩王帮着筹措啊。” 荣世祯叹道:“朝政大事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怪那伙儿乱臣贼子坏了事,这当儿只有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了。”想到萧在雍、高应麟的处境都很艰难,他心里也真不好受。 倏忽间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皇室宗亲、文武重臣白天去宗庙祭祀,拜过先帝爷和孝哀帝,又在宫中领了赏赐,便各自回府团圆过节。荣氏父子正在府中接待宾客,忽然管事到席上匆匆来报:“昭王从后门来了。” 荣元量低声道:“哪儿有走后门来贺节的?可是出事了?” 管事说道:“是,昭王殿下似乎有什么要紧事,要请世子单独说话。” 荣世祯立在父亲身边递酒,闻言奇道:“他只找我?” 荣元量说道:“既如此,你去后面陪着昭王。我在这儿主持酒席也走不开。” 荣世祯因放下酒壶,快步到了后面花厅上。只见高应麟玉冠素服,神态清清冷冷,站着观看中堂字画。 荣世祯边走边笑道:“昭王殿下一向少来,快请坐下。” 高应麟回过头来望向荣世祯,说道:“叨扰了。” 两人分主宾坐下。高应麟见荣世祯脸蛋红扑扑的,说道:“你喝酒了?” 荣世祯笑道:“替父王跟客人们敬了一轮酒,这就上脸了。”又吩咐道:“换茶。”侍女忙上来换了茶汤,又端了玫瑰元宵及诸般果品上来。 荣世祯说道:“四殿下请用些元宵。” 高应麟端起玉碗吃了一颗,荣世祯笑道:“甜么?” 高应麟垂眸道:“嗯。” 荣世祯说道:“你若不爱吃甜的,我叫人给你下咸汤圆。” 高应麟放下玉碗,说道:“有心就够了。” 荣世祯笑道:“你怎么不在宫里陪太皇太后过节?” 高应麟沉吟道:“我有件事来找你。” 荣世祯瞧他神色郑重,心中忖度必是朝堂大事,便道:“可要等我父王下来再计较?” 高应麟摇了摇头,说道:“我就是来找你的。”抬起右手摆了一摆,四个昭王府亲兵就抬来两只大皮箱,卸在厅中,又低头退了出去。 荣世祯让周围侍女也都退下,问道:“这是什么?” 高应麟说道:“朝廷命我督造水师,兵力不够,由辽东、云南供应男丁,这一节并无难处;军饷不够,则用丁党叛臣的抄没家产来抵。珉亲王是世袭的田产,怀王、宣王、宁东王和丁嫔在京中也留下了许多财产田地无法带走,按理说足够抵用军资了。但我这几日盘点库房,却发觉银钱亏空极大。我命人彻夜核算账本,竟查出来是定北王军的将士军官在查抄家产的时候,上下联手贪墨了近百万之银,尽数挪用到了他们自己军中。” 荣世祯说道:“这些皮箱里就是账本?” 高应麟点了点头。 荣世祯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查抄家产、营造水师这些事情,原本都与平南王府无关。你今日拿这些账本过来,我若是看了,必得上报父王,父王若是知道了,必得向朝廷检举定北王军,不然以后揭露出去,我们就是知情不报、连坐之罪。待我们把事情捅上去了,朝廷又不能不管,那时闹得大了,可就不好收场了。” 高应麟眯着眼睛注视着荣世祯,淡淡说道:“你的意思是你不想看?” 荣世祯说道:“你要我看,我当然就看。但我劝你一句,朝廷还有用得到定北王军的地方,那就不必逼之太急。你暗中跟定北王递一句话,叫他督促下面的将士军官,把贪墨的银子都吐出来,只要军资够用,何苦闹到明面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