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收复失地 (第2/2页)
手可得!只要平南王愿意松口,一切条款细则都好商量。” 荣世祯说道:“火狮子那时写信给我,我回信已说得很明白。你们这次来了也好,我当面再说一遍:‘化敌为友’四个字说得极好,但如何‘化’法可就大有门道了。只要靖武王归顺朝廷,不仅他自己身家性命无损,就连大盛军都能编入官军,人人都能洗脱叛逆罪名,洗心革面再世为人。关中百万生民再不用受那征战之苦,一切都好商量。” 蔡权与众使臣互相看了一眼,都摇了摇头。蔡权说道:“靖武王绝不会投降朝廷。” 荣世祯说道:“我知道他不会的。” 蔡权想了想,说道:“平南王既有化敌为友之心,何不退让稍许地步?若是平南王不愿与大盛军联手联盟,也可以暗中同气连枝,互为奥援。平南王权当是借元灭萧,咱们先联手除了萧氏,至于以后如何分治天下,平南王或是自己当家,或是依旧要奉昭王为主,尽可以再做打算。” 荣世祯说道:“国家大事,岂能退让毫分?借元灭萧,只恐玩火自焚。劳你把我这句话带给火狮子:事不过三,除非你愿意归顺,否则不必再来联络我了。” 蔡权定定凝视着荣世祯,忽道:“我们入滇之后,看见路上调动兵马粮草,来往甚是频繁,不知平南王是要继续驰援关中定北王军,还是要下京城拱卫龙廷?或是……平南王不愿在中原凑这个热闹,准备去西北天狼之地开疆拓土,另觅良机?” 荣世祯心道:“云南大举调派军队,原也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睛。”当下微微一笑,说道:“日后自有分晓。” 其余使臣也说了许多劝说之语,这些人口才甚好,分析时局利弊,劝说平南王回心转意,言语竟然颇入清理。孙吉昌等人出面应对,亦是舌灿莲花,尽得家国大义。双方雄雄辩论了半天,谁也不肯退让。 荣世祯便道:“诸位大人请回去复命罢。”抬手做出送客的姿势。 蔡权等无奈,只能说道:“劳而无功,着实憾甚,卑职等告辞了。”当下退出平南王府,由平南王军送回驿站,翌日便回祀州去了。 荣世祯与高应麟说了此事,高应麟也道合该如此应对。 又过数日,支援关中的平南王军已回到云南境内,这支队伍经历了关中大大小小无数战役,已是人疲马倦,死伤不少。几个领将把前线实情汇成折子,派急足递回春锦城,加上各地探子回禀消息,俱言道关中战局日益惨烈,双方用兵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近日,定北王军已攻下了孟宁城及附近数座镇甸,但全军元气大伤,难以守城。没过两天,火狮子亲率主力大军夺回了孟宁城一带。 “虽说贼军胜了一筹,但两边都伤亡惨重,火狮子主力在孟宁城一带休整,定北王军则退回后方,亟待支援。 “摄政王将新帝师派往江南剿灭水贼,云南又不再继续供应人马,摄政王只能从辽东急调新兵驰援关中。 “火狮子也知道,绝不能让定北王军喘过这一口气来。他从西北调了诸多猛将精兵,不久必会猛力反扑。 “眼下就看哪一边的援兵能及时赶到。这一战,官军和贼军都会倾尽全力殊死一搏。幸得如此,如今西北全境兵力空虚,此乃天赐良机,恭请平南王速速发兵取之。” 荣世祯与云南文武官员商议已定,又以自己继位以来,云南境内太平无事,并无用兵之处,当即派出数十万大军及精锐象兵队,兵分三路杀入西北。 须知关中乃火狮子的根本之地,大盛军占据西北一年之久,火狮子从西北王公贵族及各州县仓廪府库缴获了无数金银财宝、粮草器械,所获极丰,皆已运回关中。目下定北王军相逼甚急,火狮子为保住关中,悉将驻守西北的大盛军调回关中前线,取壮士断腕之意,哪怕弃了西北,也不能丢了关中。 是而滇军入得西北,发觉西北大盛军兵力比探子所报还要寡少,往往一座城中只有总督、总兵等首脑人物是大盛军所派,其以下长官仍是征西王旧部——当大盛军攻取西北之时,这些西北官兵或主动、或被迫投降了大盛军,方才保住了身家地位。 西北大盛军自知难守西北,又得了火狮子的王令,便以移师自保为策,一旦无法抵挡滇军攻势,大盛军便弃城而去。 留在城中的西北官吏,见到平南王派兵收服西北失地,有些人感激涕零,千恩万谢,有些人羞愧无加,痛斥自己不该失节投靠大盛军,有些人则栗栗危惧,生怕平南王军清算后账。 平南王军以征战用人之际,只斩杀了那些巨贪虐民之恶官以收民心,余者则暂时保留官职,于是这些西北官吏又穿回了大恒朝官服。那些墙头草之辈,不免得意洋洋,颇觉侥幸。 众西北百姓只知平南王是“老征西王的孙女婿”,而自家承担的田赋劳役,从火狮子新规又回到了大恒朝旧例,难免觉得恍惚无措。不过,平南王麾下军纪严明,既不sao扰民众,又鲜少下乡缴粮,有时征招民夫修补攻防工事,所给报酬十分厚道,比起昔年征西王府动辄横征暴敛,已是强得多了。 平南王军高歌猛进,六月间就顺风顺水打下了星迢城,此时西北大盛军大半都已撤回关中,余下州县只在指顾之间。 星迢城捷报传回平南王府,荣世祯十分欢喜,恰好高应麟正在旁边,他便对高应麟说道:“不想收复西北如此顺利,立秋之前必能拿下西北全境。” 高应麟微笑道:“平南王军这回立了大功。不过,当初贼军拿下西北也没十分花力气,咱们可要用心经营西北,以图长久之策。” 荣世祯说道:“你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此事说来也急不得,我想派一些精干之人往西北考察各地官吏功过,再派云南士子前往西北做官,也好换一换官场风气。不知顾命大人答不答应?”萧在雍当初就是把京城要职委以辽东士大夫,继而把控朝廷。 高应麟说道:“朝廷对星迢城向来是鞭长莫及,自该由你平南王节制西北。” 荣世祯又招来王府幕僚、亲眷权贵等,与高应麟共商佣兵之策,只盼尽快收复西北全部失地。 众人正谈论到昂扬振奋之处,忽见一个信使手持密函奔入前厅,高声道:“启禀小王爷,星迢城传来消息,征西王有信送与小王爷!” 众人闻言都是一呆,都想:“活见鬼了?死人怎会有信来?” 荣世祯从地图墙前走出几步,奇道:“你说什么呢?征西王已经为贼军所害,哪里又钻出一个征西王?” 那信使忙道:“是,是,小的说得含糊了。老征西王韦彦邦确实是为贼军所害,不过,老征西王的世子韦昌祺——就是咱们小王爷的老丈人——老天保佑,他老人家竟然还活在世上,而今千辛万苦回到了星迢城,还把琴湖郡主娘娘也带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