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_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 (第1/1页)

    皇帝在乾清宫听了一上午的议会,户部尚书王季维上折奏请新农政试行案的折子皇帝看了之后十分满意,将折子传给其他几位大臣看过之后问:

    “诸位看过之后可有提议”

    王季维现在意气风发,这本折子上的内容如果实施下去普及大众,他本人就能够功成名就留名青史的人物,自然把内容写的十分全面详细。对于皇帝向其他几位同僚问的问题,为难之处无非就是新工具的制作,但是王季维稍稍看了一眼皇帝,心想你们再怎么不同意坐在高位上的这位想做就行了。收了收肚子梃了梃腰身,有人撑腰的感觉不要太好,笑眯眯的继续回答诸位同僚德的各种问题。

    几位大臣相互看了看。均提出其中关于加强农具的制作请皇帝三思。

    当前的农耕多是用木质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陇,现在玄扈先生推崇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这种工具对比木梨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方便种地,炼铁技术掌握在朝中,对于国家财政来讲,现在如果将农具更换,承担过重。

    工部尚书站出来将疑虑讲出没想到却被皇帝斥责“见识短浅”。王季维悠悠的双手揣袖,目光灼灼。根本就不用老子出手,皇上就能把你们全收拾。

    被斥责的工部尚书郑郢,此人与皇帝也有些七拐八拐的血缘关系,议事结束之后走出乾清宫颇有些愤愤不平,拉着王季维说“陛下年轻光想着新农,可这事急不来,王大人除了换新农具这一条之外,工部其他事项绝对配合”

    王季维看着抓着他袖子不放的人,在宫殿正门口有损他老人家的形象,“郑大人,松手这是宫内咱们边走边说”

    “哎呀,这个时候还在乎在宫内还是宫外”

    “郑大人,陛下圣心已定,玄扈先生在山东做新农试行农田产量大家有目共睹,如若这项新政推行至全国各地,那您想想明年税收有多少,好我们不说朝廷,就说普通百姓种的地收成好就不会饿肚子,就不会有流民,您好好琢磨琢磨,要和玄扈先生推行新农具,这其中用铁才能用多少”

    郑郢无话可讲,道理都懂可这就好比家里穷啊只能供着一个来,如今北方诸族对我朝虎视眈眈,镇国公府还在催着工部供应武器好让边疆军士有利器可用,如今陛下又想着造新农具,本就不够用怎么还能分出来。

    “郑大人啊难为您了”

    王季维看着一张老脸都纠结成菊花的样子,心底那少有的怜悯心让他出口安慰多年的同僚。

    “哼,你说这话P用没有”

    烦躁的郑郢气急败坏的甩下一句翻脸走人,当他看不出来这老小子在看他笑话。

    “哎哎哎你这人“说完,自己也负手走了。

    连日来的太阳天,把刚刚下过的春雨,晒得的一点都没留痕迹,相反御花园的花花草草喝了水晒了太阳,一个一个的争先恐后的长出了新芽,一片嫩绿,煞是好看。

    皇帝上午刚刚解决一件大事心情正好,吩咐平安“你跑一趟坤宁宫,和你李主子说朕请他来赏花“

    “是”

    李琅得到消息之后带人往御花园走去,这是他自进宫以来第一次来御花园,平日为了避嫌都窝在坤宁宫不动弹,这回陛下派人来请他赏花自然是不能不来。

    巧的是御花园就在坤宁宫的后方,就这么近他都没来。一路上走过来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一年四季常青的园林风景。

    皇帝在御花园的东南角养性斋等着李琅过来,是一座楼阁式藏书楼,两层楼阁式,座西面东,斋前叠石环抱。

    李琅到了跟前就看到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楼上正中悬前朝大家笔匾:“飞龙在天”。

    “站在下面愣着做什么,上来”抬头就看到皇帝在窗台上伸出上半身看着,皇帝的声音从二楼传下来。

    李琅步上台阶,立在一旁的宫女为他打开门。走到二层阁楼果然看到一身便服的皇帝立在窗户边,对着李琅招招手,把人喊过来一齐挤在窗户边。

    “陛下”

    “阿琅看看这个时节,景色如何”

    李琅从窗户外看过去,与之对应的绛雪轩遥遥相应,可是这个季节除了长青植物与山景也并无其他突出景色,甚至绛雪轩有名的海棠花未开,两相应的景点自然平平无奇。

    “景色甚美”

    皇帝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李琅“朕真是怀疑阿琅广为流传的才名是镇国公为你散播出来的,这么好的景色只用景色甚美概括”

    李琅一脸错楞,不明白怎么就怀疑上自己的才学了。

    不过这也没打扰到皇帝今日的兴致,拉着李琅从养性斋走到绛雪轩,又带着李琅走过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最终在亭中抱厦坐下。石桥下是一池碧水,水中有清雅的睡莲和游动的凤尾龙晴,皇帝伸手招过平安"拿些鱼饵过来“

    撒了一把鱼饵下去,引得池中凤尾龙晴顺着鱼食挤在一处上下扑腾,李琅被吸引住了眼光,不由自主的来到皇帝身边看他喂食。皇帝把鱼食碗递给李琅,

    伸手撒了一把鱼食,果然见这群凤尾龙晴真抢着挤过来,吃完鱼食又立马散开,一群群的游走离开池中水纹向外延迟带着凤尾龙晴的花纹如同盛开的花朵散去。

    果然还是小孩子闷久了觉得金鱼都好看了,皇帝看着喂鱼食的人,不由想到这么喜欢的话或许劳两条上来,转头对平安指了指池塘中鱼。

    平安收到示意,我的陛下哎,您这样指示要不是奴才知道您的心思想讨皇后喜欢,谁能知道您指着池塘什么意思啊。

    李琅过了喂鱼一把也就放下了,好歹知道这种鱼不能喂太多食物,两人坐在圆桌旁,皇帝主动开口问”阿琅今日做了什么,听说旧日在家中,也是喜欢出来看看的“

    “臣没有什么爱好,有本书看就行。”李琅真的觉得自己在宫中唯一的好处就是书有很多市面上没有的珍藏,而且自己的身份也是可以直接吩咐取来看的。

    “整日里看书也是要注意眼睛的”皇帝就是知道这人拿着书就会不放,所以趁着天气如此好,把人拉出来一起逛逛。

    “恩”李琅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

    “上午玄扈先生递上来的折子涉及到了一些新农工具的问题,你是不知道户部尚书工部尚书那俩要不是顾忌在我面前,估计就能打起来了”皇帝笑着说,

    “那两位老大人一向稳重,为何如此”李琅有点疑惑,两位大臣发生这样的事情,皇帝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还有一种看好戏的快乐。

    “还是为了农具的制作”皇帝笑着说“户部看到先生在山东的成绩,想要在朝野上下推广说是为了利国利民让百姓吃得饱有余粮”

    “这是好事啊”李琅沉思了一下说,“但陛下您说工部尚书大人提出了异议,这恐怕是铁制农具不太容易制作吧”

    “还是阿琅聪慧,只听到户部和工部争执就明白了问题所在”皇帝夸张的表扬李琅,非常高兴表述“问题就在制作上”

    “不过,朕也知道边疆不平,这个时候朝内平稳一些为好,但这农具的新制不能耽误。”

    李琅抬头望着皇帝,一点都不像他这个年龄能说出的话来,太过于肯定还有一定会成功的语气。

    “陛下,臣相信您”李琅真挚的说,他希望看到眼前这位充满信心野心勃勃的皇帝成功。

    “好”皇帝说,“朕希望能和阿琅一起看到这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