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来生》_《若来生》第一章|芳年出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来生》第一章|芳年出阁 (第1/1页)

    《若来生》第一章|芳年出阁

    「那一日,红绸满阶,人声鼎沸。可我心里,只觉得那扇门,重得像隔开了两个世界。我记得自己答应过,无论在哪里,都要守住一缕光。所以我跨出了那一步,没回头。」

    许瑶光十六岁那年,嫁入京中名门崔家。

    春日的yAn光本是和煦的,透过轿帘的红纱,却筛成了一片令人心慌的绯sE。她端坐轿中,嫁衣上用金线绣出的凤羽,随着轿子的起伏微微颤动,像要振翅飞去。指尖藏在袖中,早已冰凉。

    外头的鼓乐与人声,像是隔着一层水传来,模糊而喧嚣。

    「新妇是云郡许家的嫡长nV,听说不仅是个美人,更是个才nV。」「崔家二郎也是人中龙凤,年纪轻轻便入了翰林院,这门亲事,真是锦上添花……」

    那些称颂与YAn羡,於她而言,不过是风过耳,无处可依。她想起离家前,母亲含泪替她理着鬓角,嘱咐的是「到了夫家,要收敛心X,以夫为天」。可父亲在书房对她说的,却是「瑶光,无论身在何处,莫要忘了你心里的那片天光」。

    两句话,像是她未来人生的两条路。

    花轿落地,喜娘高亢的唱喏声刺破了那层朦胧。轿帘掀开的瞬间,光与声浪一同涌入。她由人搀扶着,踩上红毡,抬眼望去——那座闻名京城的崔府,朱漆大门上悬着「百年望族」的匾额,在日光下,竟像一张吞噬光影的巨口。

    她深x1一口气,将心头的微颤压下。「进了这门,我便是崔许氏。但我许瑶光,该守的、该做的,终究不会忘。」

    拜堂时,满目的红烛与缭绕的香烟,将一切都薰染得不真切。她随着礼生的唱喏起身、下拜,动作标准得像一尊JiNg致的偶人。恍惚间,她彷佛看见了儿时的自己,在庭院里对着星空许愿——「愿我,能成为照亮一隅的光。」

    如今,身在这金碧辉煌的厅堂,受着百人观礼,她却觉得,自己才是最需要光的那个人。

    新婚夜,龙凤烛的烛泪积了厚厚一层,更深露重,崔廷瑜才带着一身微凉的酒气,回到房中。

    他已换下了繁复的礼服,只着一身淡青sE常服,许是饮了酒,平日里温润的眉眼添了几分疏懒的疲sE。他没有急着上前,只是站在烛火下,静静地打量着端坐床沿的她。那目光,不像在看自己的妻子,更像在审视一件JiNg美却陌生的器物。

    「夫人久等了。」他终於开口,声音温和,却听不出一丝新婚的喜悦,「我是廷瑜,往後……多承照料。」

    瑶光起身,敛衽为礼,宽大的袖袍滑落,露出一截皓腕。她垂着眼,轻声答道:「妾……瑶光,见过夫君。能侍奉夫君,是瑶光的福气。」

    她刻意点出自己的名字,像是在这全然陌生的归属中,为自己留下一点小小的印记。

    他「嗯」了一声,上前执起桌上的合卺杯,递了一杯给她。瑶光接过,与他交臂饮尽。那温热的酒Ye滑入喉中,却暖不了早已冰透的四肢。

    那一夜,他们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同榻而眠,心却隔着银河。灯火虽明,却只映出彼此沉默的影子。

    新妇入门,头几日总在应酬中度过。

    在正堂敬茶时,婆母崔夫人拉着她的手,笑得和煦:「许家的姑娘,果然温雅得T,知书达礼。不像我们这些武将人家出身的,粗枝大叶惯了。往後这内院的风雅事,便要多靠你了。」

    话是褒奖,却也划开了界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

    其余的nV眷,无论是嫡是庶,面上都堆着笑,眼神里的打量却毫不掩饰。瑶光路过回廊,甚至能听见小丫鬟们的窃窃私语:「……看着是个温顺的,也不知手段如何,能不能镇住这院子里的人……」

    这座宅子,像一张巨大而JiNg密的网,她初来乍到,已感觉到无数看不见的丝线缠上了手足。她日日小心周旋,恭谨待人,言行举止,皆如尺规量过一般JiNg准。

    她看着高墙隔开的四方天空,心底的声音愈发清晰:「这宅子很深,但我心不能随之深。能照亮多少,是多少。」

    一晚,她梦见自己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nV孩,赤脚在故乡的溪边追逐月影。溪水冰凉,映出一张张模糊的脸,有亲人的,有夫君的,有宅子里那些含笑的nV眷。风起时,水面碎成千片光。她听见有人在远方轻唤她的r名:「阿瑶,别怕。」

    她猛然回头,却只是从梦中惊醒。眼前是夫家雕花的窗格,窗外,一轮清冷的孤月。

    【章尾心语】

    「成了崔家人,我终於明白,nV子的名字,是在拜堂时便轻轻舍了。但那缕光,我还捧在手心里,未曾放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