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1 章 近乡情怯 (第2/2页)
鱼都是各家养的,蔬菜瓜果也是各家地里摘的。 掌勺的是村里的两位叔叔,帮厨的是村里的大嫂子们,装菜用的是大海碗大盆,吃饭用的是粗瓷碗。 简单朴实却足够热闹,这就是让蒋文渊惦记了十几年的家乡味儿。 只可惜老族长不在了,要是这样指不定得多高兴。 因为有两个孩子在,陆氏和蒋禹清吃完饭,和村里的叔伯婶娘们聊了会天后就回家了休息了。 只有蒋文渊,喝到接近子时才让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他又带着妻女去了祠堂,祭拜祖先。 蒋文渊和陆氏去拜的时候,什么事儿也没有。 轮到蒋禹清的时候,她还没拜下去,老族长的牌位就倒了。 现任族长一见,赶紧拦住了她:“娘娘使不得。您如今可是一国之母,祖先们怕是受不起您这一拜。” 这一出着实是给蒋禹清整的啼笑皆非,不过到底没有再坚持。 晚上,蒋文渊让陆氏备了饭,请了从前那帮发小来家吃饭。 昔日斗鸡走狗的少年,如今大都已年过不惑,做了爷爷。 说起小时种种,大家都十分感慨。 蒋文渊单独敬了赵六指一杯,笑着说:“那会同其他几个村子打架,就属赵六哥最狠,他可没少替我们挨拳头。 爬树偷果的本事一等一,下河里网鱼也是最厉害的。” 说起这个,赵六子格外的得意,特别鄙视蒋文渊。 “你还说,咱们这帮人,论打架你是最怂的。不过那脑瓜子是真的好使。 那会儿咱们一块上河对岸去偷甘蔗。七八个人,掰了两三行,下手也是够狠的。 掰完了,就拖到河滩上去吃。 吃不完就埋在河边的沙子里,然后告诉他们村里的小孩,说河边的沙子里有甘蔗,让他们去挖。 那些小孩还真就去了,结果被主人家抓了个正着,不由分说告到家里去,被打了个半死。 这大黑锅甩的妥妥的。 你那会才多大?七岁还是八岁,从那会儿我就告诉自己,千万别得罪你,你小子的心肝太黑了。 搞不好被你坑死了,还得高高兴兴的帮你数钱。” 于是一大屋子男人笑的直锤桌子。 蒋禹清和陆氏坐在外间,一边轻轻的推着摇篮,一边听他们喝酒侃大山。 摇篮里的两个宝宝已经睡着了。 他们并排躺着,头都偏向对方,两只rou乎乎的小手举起来放在脸蛋两旁,当真可爱极了。 蒋禹清好奇地问他娘:“我爹小时候这么皮的吗?” 陆氏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说:“大概是吧! 他那会是你外公班上最调皮也是最聪明的学生。 捣蛋的时候能把你外公气得牙痒痒,可偏偏课业又是最好的。 用你外公的话来说就是又爱又恨。” 蒋禹清突然起了八卦之心:“您就是从那会儿就看上我爹了吗?” 陆氏摇了摇头:“那倒没有。我那会儿最讨厌的就是你爹。” “怎么说?”陆氏停了手里的活,脸上充满了回忆。 “我那会儿好不容易从亲戚家讨了些葵花籽儿,种在学堂后边的花圃里,浇水施肥的日日宝贝着。 好不容易盼到了开花结籽,长的花盘像盆儿那么大。 你外婆说一朵花起码能结两斤籽,可把我给高兴坏了,寻思过年能多吃不少瓜子。 可没成想,后来我跟着你外婆上亲戚家住了几天回来,发现我那些葵花一朵都没有了。 你外公说,就是你爹带着一帮熊孩子,把我那些花儿当做箭靶子射。 两天功夫全给我打坏了,气得我哭了半下午。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我心中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 “那后来你怎么还嫁给了他?” 陆氏说:“他在我爹那读了好几年的书,放学以后会经常留下来给我家挑水,也会给我家浇地。 慢慢的几年下来,我就觉得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有时候还觉得他很不错。 后来我到了要出阁的年纪,你外婆就想托媒婆给我找个好婆家。 你外公就说,我看蒋文渊就挺好,这小子书念的好,性格也不错,处事通透还勤快,将来啊,准有大出息。 你外婆也觉得你爹不错,就说小伙子人挺好,相貌也好,就是家里穷了点儿。 你外公就说穷点怕什么。我早就打听好了,他们家家风清正的很。 他老爹和老娘以及哥哥嫂嫂也都是好相处的,将来闺女嫁过去必定不会受欺负。 就这样,你外公就把我许给了你爹。 你爹后来跟我说,你外公跟他说要把女儿许给他,让他回禀家里,找人来提亲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飘的。” 说到这里,陆氏笑得格外明媚:“如今想来,你外公是真有眼光。” 于是母女两个一起笑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