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GL)_分卷(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24) (第2/2页)

桌案前跪伏道:瑾晨位卑,不敢承长公主之恩,若是朝中的争斗,我想公主应该找错人了,瑾晨才疏学浅,又无靠山,于公主而言只是累赘,恐辜负公主厚爱,还请公主宽恕。

    看着转身欲离的人,太平公主呵道:你以为没有吾的推荐信你可以从几万人里脱颖而出?你以为那些落榜的人都是些庸人吗?没有名流推荐,你连入仕都不能谈何出仕?

    兰陵萧氏、博陵崔氏皆是我朝数一数二的公卿世家,你没有功名也想娶婉吟?

    直到后面几句话说出王瑾晨这才站住脚,旋即转过身,七娘?

    见人上钩,太平公主拿起推荐信站起,看来在王解元还是一个不多见的情种呢,在解元眼中,连功名利禄都比不过温柔乡呢。

    公主认识七娘?王瑾晨疑道。

    上官jiejie与她是挚友,吾便也因此结识。

    推荐信与她没有关系,是吾听到上官jiejie的话而对你有了那么一丝丝兴趣?

    王瑾晨捏着端在身前的双手,试探的问道:七娘她还好么?

    这话,王解元何不亲自去问问她呢?太平公主走到王瑾晨跟前,若是在意,别人如何说都不如亲眼所见让人放心吧。

    啧啧啧,只不过是谈起了心上人,你眼里的从容就没了?太平公主将推荐信拿起,尚书省的人见了吾的推荐信,即便你不作答,都会有考官抢着替你答,及第不在话下,也许你连吏部的复试都免了。旋即又将其收起,不过你得答应吾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条件嘛,暂时不告诉你,等吾有需求之时自会找你。

    好。

    答应的这么快太平公主将信塞到王瑾晨手中,再次打量了她一会儿,看在你这么痴情的份上我就大发慈悲告诉你她平常的去向,婉吟刚从祖宅回到洛阳替父戴孝,时常会去上清宫旁侧的青牛观祈福,你若是想见她又不敢登萧家的门便去道观中等吧。

    王瑾晨将推荐信小心翼翼的收好,拱手道:公主大恩,瑾晨一定铭记于心。

    七娘是个好姑娘,你可莫要辜负了人家,吾见过不少寒门子弟见了繁华而被利益引诱迎娶高官之子做了负心人。

    王瑾晨回去之后便将推荐信与状投一起送到了尚书省礼部,有司见信印自然懂得,便将其收起而后转呈此次主持考试的主考官。

    哐!道观里传来钟声,三清殿内还有诵经声传出。

    郎君这是着了什么魔,白天不温书非要留到晚上,又日日跑到这青牛观来一呆就是一整天,莫不是您也信了江南那些神仙之语?没有睡饱的婢女捂嘴打着哈问道,她不知道一向不信鬼神的王瑾晨每日坊门刚开就跑来这观中来做什么。

    王瑾晨也不回她的话,只是左顾右盼的在寻找着什么,有些困乏的小环便也随着瞧了一圈,郎君这是在找什么呢?

    没发现任何踪影的王瑾晨摸着后脑勺嘀咕道:难道是骗我的吗?

    瑾晨哥哥?

    王瑾晨转过头,李姑娘

    上元将至,李锦今日是来替父亲祈福的,却不曾想在青牛观的大殿前碰到了王瑾晨,我听阿爷说阿兄又中了越州的解元,还想去寻你来着,不曾想竟然能在这里见到你。

    去年之事多谢李姑娘与令尊的相帮,这份恩情瑾晨铭记于心,只是如今功名未取,令尊身居要职便不敢登门,时局不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阿兄总是这样心思缜密,想得周到,今日阿兄也是来祈福的?

    王瑾晨扭头看了一眼四周,旋即点头,也想碰碰运气,看看天尊们会不会庇佑。

    哒哒哒~几滴雨水落在了铺满青砖的地面上。

    大殿旁的偏殿里传来木鱼敲打的声音,上元将至,愿逝者安息、施主身体康泰。

    多谢道长替奴家解惑。素衣女子拜谢后起身从偏殿缓缓走出。

    守在门口的婢女撑开一把油纸伞,姑娘,外面下雨了。

    雨水一滴一滴落下,李锦抬手张开掌心,下雨了。

    姑娘。身后的婢女便递来一把桐油伞。

    呀,今日出门忘了带伞。小环抬手捂着嘴巴道。

    王瑾晨扶额叹道:你这粗心的性子何时能记得?

    郎君一大早就叫小奴出门,天色都尚未看清,小奴哪儿记得嘛

    李锦从婢女手中接过伞,撑开后走上前,阿兄现在要去哪儿?

    不用去哪儿,一会儿也该回去了。

    那这伞就给阿兄吧。

    这那你呢?

    李锦向后指了指撑伞的婢女,阿兄将我送到三清殿就好了。

    那行。王瑾晨这才接过她伸手送来的伞。

    李锦很是高兴的主动凑近伞下,一脸高兴的问着陈年往事,我记得阿兄是不信这些的?

    国朝国教,纵然不信也不敢不来礼拜,教与家虽不一样,但是国教承道家学说,我素来喜老庄,以往也会跟着母亲去观中祭拜。

    姑娘您瞧,那是不是婢女一手撑伞一手抬起指着三清殿的石阶。

    身材有些瘦弱的年轻男子与一个年级相仿的女子共撑一把伞,眉目含笑极是亲近。

    婢女看清了李锦的侧脸后大惊道:这不是李尚书家的小娘子吗?为何会同王公子在一起?

    素衣女子盯着看了一会儿回过头,走吧。

    姑娘,咱们就这样走了不上去问清楚么?

    左右不过是得到一番结结巴巴的解释,听着反而心烦,有什么好问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太平公主挺畏惧母亲的,所以前期不敢明目张胆的揽权。

    1

    唐代的科举中了进士也不能立刻做官进士只是个学历,学位

    要经过实习期,还有吏部考试,前几名有机会直接做官,官职大小按科目,秀才科上上第,明经上上,进士、明法,上第授从八品内流官

    唐代有流内,流外,流内是指官,流外是指吏也就是俗称不入流,区别非常大,吏是下等人,官就是士级别了,士农工商,也可以理解为体.制内体.制外。

    公主可不是个纯粹的烂好人哦,小王接了信也代表站了队。

    第30章两相误

    七娘!

    雨水滴落在桐油伞上顺着倾斜的脉络滑下,青砖上的积水将女子长长的素衣裙摆与士人襕衫的下摆打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