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可是同一人? (第1/1页)
两人君臣多年,都熟悉对方的脾气。 陈伯陶无奈的看着今日居然有心情戏弄自己的陛下,也忍不住笑了笑。 等到天元帝收敛笑意后,便扬声朝着外面喊了一声后。 很快,一个宫人便端出来一盆煮熟的红薯站在陈伯陶面前,旁边还有一小碟子的绿菜,正是皇田送来的红薯叶。 天元帝指着这红薯颇有些激动和兴奋:“这就是朕所说的神物。” 陈伯陶走上前细细打量着,拿了一根在手上。 握在手中还带着温热,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天元帝捋了捋胡子,面带微笑道:“尝尝。” 陈伯陶不曾见过这东西,他直接抓在手中,好奇的一口便咬了下去。 煮熟的红薯皮也很容易便断了,只是这口感说不上太好。 看到陈伯陶皱眉的样子,天元帝见哈哈大笑道:“陈尚书,这红薯要剥开表皮方可食用。” 陈伯陶有些尴尬,迎着头皮把嘴里这一口红薯嚼烂,才吞了下去。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即便是带着皮,这东西也并不难吃。 他又重新剥开了剩下的红薯的表皮,看了看后,重新吃了一口。 这一口的口感就好不少了。 天元帝等他把一条红薯都吃完,才问道:“味道如何?” 陈伯陶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才回道:“香甜可口,这一条红薯下去,臣的饱腹感已经有八成了。” 关键是口感挺好,还这么有强烈的饱腹感,这下子陈伯陶算是知道今天陛下这么高兴的原因了。 天元帝又让他尝了尝碟子里的绿菜,才笑道:“这红薯极其容易种植,而且产量非常高,朕已经让人在皇田种植培育出来了。” “生长过程中,这叶子也是可以当做青菜一般食用的。” 现在因为红薯的产量已经确定了,这产量足矣拯救整个大燕粮食匮乏的问题,所以天元帝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和陈伯陶说了出来。 陈伯陶听后,高兴的问:“产量多少?” 天元帝老神在在的说道:“暂时在皇田种植实验出来的是亩产16石。” “不过若是到了民间,土地好坏不同,估计量产也会有减少。” “但就算是减半产出,这也是足够让人惊讶的数字了。” “16石......” 陈伯陶刚接过宫人递过来擦手的手帕,手没擦完,一个抖动就掉到了地上。 “陛下,你说的可是真的?” 天元帝得意的说道:“自然是。” 陈伯陶高兴的在殿中徘徊了几步,激动的说道:“天呐,16石!” “就算是产8石,也足够应付饥荒了!” 陈伯陶激动的呼吸急促,眼睛闪着精光:“陛下,这确实是神物!” 天元帝摸着自己的下巴,显然也很是满意这产出。 陈伯陶激动过后,疑惑道:“陛下,臣为官多年,不曾见过也不曾听说过红薯这东西,敢问陛下这红薯在哪里得来的?” 君臣共事这么多年,还时常通宵讨论粮食的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今天陛下突然就拿出一样闻所未闻的东西说能让大燕粮食危机解除,还能让百姓解决温饱问题。 陛下怎么突然就有这神物了?陈伯陶也是想不通的。 似乎这一阵子,陛下总是会出其不意的拿出很多他们都未曾耳闻的东西来。 上次的查账办法也是,陛下也是突然就拿了出来。 陈伯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试探问道:“这献上红薯神物的人与当初教陛下查账之法的高人,可是同一人?” 天元帝挑了挑眉,说道:“你倒是聪明。” 陈伯陶高兴道:“我大燕居然有此神人,陛下,此乃江山社稷之功,一定要重重的赏赐于此人!” 这东西要是全大燕普及了下去,朝廷还会为赈灾而发愁吗?还需要为了赈灾再去购买高价的粮食吗?老百姓还会为了三餐温饱而四处漂泊吗? 天元帝笑了一下,说道:“朕倒是想重赏他,可惜他什么都不缺。” 陈伯陶惊讶道:“高官厚禄,香车美人,都丝毫不为所动?” “此等超脱世俗之神人,还真是少有。” 天元帝见陈伯陶越说越夸张,忍不住好笑的回道:“什么超脱世俗,这小子俗得很!” 整天情情爱爱的,可不就是个俗人吗? 偏偏这俗人却是常人不可及之人,估计寻遍整个大燕,也寻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俗人来。 天元帝继续道:“这神物是朕从十三驸马那里得来的,驸马说我们有多大的地就能种多少的红薯。” “普普通通种植个一两年,加上主食一起吃,大燕的百姓基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十三驸马......” 陈伯陶听着天元帝的话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震惊与不可置信的表情,手都有些许颤抖着。 先前他就有所猜测,但是当真正听到这名字被证实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震惊。 “啊,这……那确实不太好赏了......”陈伯陶说话的声音都带了些许的颤抖。 十三驸马何许人也,就算是赏了更高的爵位,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要是个皇子,估计太子都要让位于他了。 也幸好他不是皇子,不然得把天元帝其余的儿子们比成渣渣去了。 天元帝也赞同道:“是啊,朕问他要什么,他倒是说娶了朕的十三公主已经足矣。” “这小子真是......” 天元帝说起苏逸来,真是一万分的满意。 但是这满意中,又有些不满意。 就是这十三驸马,实在太过儿女情长了。 那满腹惊才绝艳的才学和高超的医术,居然全用在搞钱和建设公主府的护卫上了。 回过神来,天元帝严肃了起来,直接吩咐道:“育完这一期的种子后,红薯便可以推广到整个大燕去。” “届时得把这红薯苗发放到每一个州每一个府,让老百姓们都腾出一部分土地来种红薯。” 陈伯陶躬身作辑领旨道:“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