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万世凶名(中) (第1/2页)
“滴答滴答——” 白衣黑甲的少年掌心有血珠滴落, “首战不胜,白起死!” “斩敌不万,白起死!” “十日不破,白起死!” 话音落下,杀气纵横,宛如实质; …… “白将军,请!” 身旁的兵卒将手中的纸张捧起, 少年接过旁人递来的纸张一挥而就, 当掌印盖下,纸章上分明的血印已经落成! 扬起手中沾血的纸张白起往周遭扫过,眉宇间的冷冽犹在,腰间的铁剑血渍未干,清冷的嗓音在场中回荡。 “十日破敌?” “当真?” 诸元奎感受着白起周遭冷冽的气息不似玩笑,可十日破敌实在太过天方夜谭了吧,莫说自己便是放眼整个天下怕是也没几个人敢如此口出狂言,要知道齐国的大军比起庆国的禁军郡兵而言完全是两个概念。 “军中无戏言!” “做不到,白起的人头只管拿去。” 清冷的嗓音没有丝毫的起伏,那种骨子里对生命的漠视表示在场久经杀伐的武将也是为之动容。 “军令状,已下!” “不知那位总兵敢与我白起对赌?” “我老诸……” 诸元奎望着眼前气势如虹的少年咬牙开口。 “等等!” “白将军是殿下定下的人选,何必如此。” “殿下的眼光你这老杀才是晓得的!” 马有粮扯住诸元奎的袖口皱眉道。 “这!” 诸元奎迟疑了片刻, 眼下马有粮已经给出了台阶。 “老杀才,给殿下一个面子。” “也给老马我一个面子!” 马有粮再度开口道,自己的驻地在玉门关和诸元奎相距不远平日里关系倒也不错,也不愿意他在眼下吃了亏。 “罢了……” “战时,我诸某听令便是!” 诸元奎目光在蟒袍少年身上停留了片刻过后,便埋着头默不作声,能坐上如今的位置自然都不是傻子。 “我白起不要你们的命!” 白起看了诸元奎一眼并未咄咄相逼。 “我不仅要你们口服,还要你们心服。” “眼下多说无益,战场之上见真章!” “末将白起,还请殿下作证!” 话音落下, 白起躬身手中的军令状捧起, “嗯!” 徐闲点了点头接过军令状郑重的放入怀中。 …… “既然白将军已经定下军令状。” “那我赵括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 “于总兵和曹总兵的威名,便是在上京也时常听人提起,可晚辈想来已熟读藏书万卷,先贤更是有言在前不若行万里路,眼下还得劳烦两位总兵引路了。” “我所率右路边军十日之内不破敌,任凭诸位处置。” “项上人头,只管拿去便是。” “左右不过十七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罢了。” 取下腰间铁剑, 指尖被割破, “身子骨弱了一些,见笑了。” 赵括印下后嘬了嘬手指顺带轻笑一声,目光在麾下的于信胤曹先之身上扫过,有诸元奎默不作声再前于信胤但是没有整出什么幺蛾子。 可曹先之却依旧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模样。 “曹总兵,你在北地凉州独领一镇兵马居于北永郡,镇守下一郡之地莫说匪患流寇便是偷鸡摸狗之事也鲜少听闻,陛下起义之后早些时日更是扼守咽喉分闻不动,牧野原一战更是立下奇功,按理说这主将应该是你的位置。” “哦?” “不知赵将军有何指教?” 曹先之沉身道话语中的戾气毫不掩饰,本就不过而立之年算得上凉州班底的中流砥柱,也可说是接班人一类,如果按照原本的轨迹来讲,镇北侯退下之后,又没有后面徐闲整出的那么多事,可以说在凉州军中自己是最有希望接手那三十万兵卒的人,可眼下除了身上多出的一个爵位之外仍是一镇总兵,还多了个不过十六七岁的上面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自然不乐意。 “指教倒是谈不上,不过曹总兵既然不服。” “我们也不妨,额外添个赌注。” 赵括在大帐中闲庭漫步, 少年人的骄傲显露无疑。 “不知曹总兵,从军十余年间杀敌几何?” “军功几许?” 赵括的声音很轻, 可落到曹先之耳中确是尤为刺耳。 “曹某领军杀敌不过三万余,军功不过受封永安伯,想来在赵将军眼中而立之年方才如此,不值一提,说出来倒是贻笑大方了。” 曹先之强压着胸中怒火自嘲一笑。 “如此说来是少了些。” “这样吧,此战过后若是赵某杀敌军功不胜过曹总兵。” “便作废了吧,想来余着也没甚意思。” 赵括目光紧紧地盯着曹先之,自己是个很傲气的人,也能藏傲气于骨,可眼下这曹先之同样是此类人,若是眼下退步半分难免让人看轻,何况自己本就有说这句话的底气! “好,好,好!” “赵将军既然有如此气魄,曹某欣然观望!” “等着赵将军南征过后封侯拜相!” 曹先之不怒反笑,情绪已经压抑到了极致。 就在场中氛围最为凝重的时候, “咚!咚!咚!” 大帐之外有马蹄声传来, 来人翻身下马,掀开帘子, 入眼便瞧见正在对峙的一幕。 “先之,勿躁!” 白庆丰低喝道,后者也是退后一步不在多言,毕竟白庆丰也算资历最老的一辈,他的话听不听是一回事,表面上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拜见殿下!” 行礼过后, 白庆丰感受着场中凝重的局势苦笑着摇了摇头。 “白叔,还请落坐。” 徐闲引手道。 “不必了,殿下。” “眼下,臣来此是代陛下传旨的。” 白庆丰说完后一个老太监掀开帘子入内, 细细看去正在昨夜守在一旁的秉笔太监,此刻身穿一身大红蟒袍手中端端正正的捧着一个木托盘,厚重的木质托盘上正安安静静地躺着一道圣旨。 “殿下,还请接旨。” 老太监的态度放得很低, 可托盘中的圣旨却做不得假。 “儿臣,接旨!” 看着那老太监手中的圣旨又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徐闲心中已经猜到了几分缘由,往前迈出一步躬身抱拳道。 在军中为主将者,着甲,可见圣旨不跪。 其他人自然没这个待遇,四周的几镇总兵连同白起赵括白庆丰俱是一同跪倒在地,铮铮铁甲声不绝于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1 “徐闲为三军主将,远赴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