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孔门男子寮的二三事_冯河的匹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冯河的匹夫 (第4/7页)

的动作,终於注意到孔子居然站在旁边偷听,还不知道已经站了多久。子路颇有自知之明,面sE一阵青白,显得羞愧难当,窘态全映入孔子的眼中,让他的心有些愀然。

    这一叫,更多弟子们更是悠悠转醒,纷纷出来凑热闹。对着难得露出窘样的大师兄,弟子们不论年岁排行,纷纷对着子路指摘起来:

    「哎呀,原来是师兄在鼓瑟啊!」

    「…什麽呢?那个让人发恶梦的声音,居然是琴声。」

    「师兄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啊。」

    学生们的无心之语是恶毒了些。见孔子正自思量,好事的人问道:「夫子啊,你看大师兄的琴艺如何呢?」

    孔子咳了一声,想替子路找台阶下,却又不好称赞他,免得门人都嫌他大小眼,只得隐晦地说:「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弟子们听完了然於心,纷纷笑话子路,让子路这位大师兄竟然在众弟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子路默默无语,不愿看孔子一眼,迳自弯腰收拾东西,像写字台那麽大的瑟,也收了脚架,不敢再多加停留。

    在这之後,子路有好长一段日子,都很少再跟孔子说话,有的也只是平常的请安,或是问问题罢了,连视线都很少相对。

    孔子一直很想安慰子路,子路淡漠的眼神却让孔子退缩。这是不曾有过的事。

    1

    日後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楚国,叶公问子路:「你的老师是怎样的人呢?」当时子路不发一声,孔子告诉子路:「你为什麽不说,你的老师孜孜不倦,发愤忘食,认真起来,不知老之将至呢?」当时孔子的心中就一直有疙瘩在,他竟然让子路在这麽多人面前丢脸,至少对子路而言,自己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

    一天夜晚,孔子梳洗罢正要就寝,窗外竟有一阵悠扬琴声婉转而来,恬淡如菊,清幽若兰,旋律如此耳熟,竟是自己所谱写。

    子路在孔子的窗外早已架好琴架,长身玉立,十指翻弄,弦发幽微之音,曲有清悲之情。

    风盈满袖,振之以清风;

    月泻满地,照之以明月。

    先拂商弦後角羽,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月光清冷,银辉疏淡。子路盘坐在月光下,暴戾之气尽去。月华洗链在琴面,丝弦上滑动着明明暗暗的珠光,彷佛那张瑟的表面即是那深邃的河汉。指尖挑复得铮铮作响,悠扬的音符好像那泉水在流动,又好像风行草上,凝着剔透的露珠。

    子路以清朗的歌声唱道:

    天苍苍,水茫茫

    山高水长日月明

    1

    山青青,水泠泠

    日破天光分外明

    山青青,水碧碧

    如颂如歌声声倾

    将军拔剑南天起

    愿作长风绕战旗

    高山流水韵依依

    如泣如诉如悲啼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1

    孔子闻声,周身一震,眼圈阵阵泛热。

    --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仲由,我想,我是多少懂得一些了……

    虽是人在房内,孔子并未开门相迎,而是起身坐到琴台前,援琴鸣弦,共谱一曲清商。

    云影茫茫,清辉yu歛,花影缤纷,归鸟飞急。在古调的催弄下,有风入松涛,帘推绣户,竟夕云破月来,星汉西流。

    夜仍未央。

    那夜琴瑟和鸣,达旦不歇。

    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两人又和好如初。孔子大概是有感自己太常奚落子路,因此也格外夸赞子路几句,援引《诗经.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就把这句话写在K头上,当作座右铭,每天嘴上也叨念着这句,就好像怕自己忘记似的。

    弟子们见子路这样觉得很有趣,听了一段时间以後,也有些按捺不住了。闵子搴与子路年纪相仿,平时交情也不错,见子路春风满面,有一天大家正在吃饭,他就带着碗坐到子路的榻子上,诚心恭贺道:「就知道夫子一定会夸奖你!瞧你这几天非常高兴啊。」冉雍听他们有说有笑,经过也停了下来,揣着碗坐了过去,「师叔,你很在意被夫子夸奖吗?」

    子夏成绩斐然,受老师夸奖算是家常便饭,嘴上也b较不饶人,颇有自得之意,「还不是因为师叔太少被夫子称赞,才会沾沾自喜地到处告诉大家。」子游闻言,不愿失礼於师叔,立刻用手肘顶子夏,低声道:「行了,别说了。」

    1

    子路也没有追究,只是回答冉雍:「我这麽喜欢夫子,怎麽可能不想被他称赞呢?就算只有一次也好,我已经心满意足。」

    子路不知道,冉雍一直把这个回答记在心中。日後孔子离开鲁国时,季氏不愿让子路离开,冉雍竟然自愿接任家宰一职,成全子路,让子路去伴随他最喜Ai的夫子。

    孔子其实很喜欢子路,很喜欢,很喜欢,只是旁人不知道,子路本人也不知道,只有孔子自己才知道。

    一日,他见孔子正在对颜渊嘘寒问暖,自己可从来没有这麽好的待遇,不由得吃味。他不知道,这是因为颜渊一直以来都不懂得好好照顾自己,孔子只好多关心他。

    等到颜渊离开,在一旁站了很久的子路才走上前:「夫子!」

    孔子见到子路脸sE不对,连忙说:「仲由?怎麽一脸气呼呼的?又是要找谁打架了?可不准去啊,要是你去了,回来让我用教尺打手心。」

    「……!」子路真是委屈,什麽事都还没发生,孔子就说要打他手心,都几岁的人了,这能看吗?恶狠狠地往「劲敌」颜渊的方向瞪过去,颜渊以为师叔在跟他打招呼,於是不慌不忙地回了个礼。这让子路更愤怒了!

    为了让不远处的颜渊也能清楚听到,他扬声道:「--夫子,如果你只能带一个弟子上战场的话,你要带谁去呢?」心道自己勇武过人,武力远在众弟子之上,其他小师弟们的S箭还有长剑都得向他学习,夫子绝对没有别的选择了。

    孔子若有所思,像是知道子路为何要明知故问,良久才叹了口气,没有给子路好脸sE,「像你这样会徒手跟老虎打架,徒步涉水过深河,Si了都不懂得後悔的人,带不得!」撇头望向颜渊,「要带,就要带谨慎思考,以智克敌之人。」

    好面子的他居然在小夥子面前受辱,心情很不是滋味,忿忿然转身离去。孔子听不很清楚,只能微微听见他细声叨念:「为什麽?……不过是希望你……罢了……」

    旁观的颜渊一直很担心,子路才从他身旁经过,他上前,想安慰垂头丧气的师叔,孔子却使了一个眼sE给他,让他不要去安慰子路,以免被迁怒了。颜渊不安地目送子路离去,这才上前询问孔子:「夫子,你明明担心师叔鲁莽行事,怕他遭遇不测。你分明是在提点他、你这麽重视他的安危,为何不明说呢?」

    孔子不禁苦笑,哪怕说得再明白,仲由也不会懂的。

    遥想子路在窗外鼓瑟的那一夜,孔子从他的瑟音中听见千军万马的奔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淑世之志,如此豪情万千的侠士,正是如此,就像自己无法达到他的境界一般,仲由也与他相距甚远,

    颜渊偷偷往上瞧着孔子,知道孔子心里对子路,总是有那麽一点不同於他人的「特别」,他放了胆,轻声道:「夫子,其实你到哪里都把师叔带在身边,又何必如师叔所言,单单只是带他上战场就好?」

    孔子无语。

    颜渊察言观sE,正yu收回前话,孔子却拍拍颜渊的肩膀,「只要你懂得为师,为师就知足了。」

    颜渊看着孔子眼底下的意思,忍不住猜想,该不是孔子根本就说不出口?强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